从江西前往新疆阿克陶的入疆支教,不仅是一段跨越千山万水的征程,也是一场精神与智慧的传递,更是一份沉甸甸的执着与责任。时间在变,人物在变,地点在变,唯一不变的是那份带着爱的初心。他叫段武安,是萍乡市电瓷电气技工学校招生就业办主任,双师型中学高级教师,一直从事思政教育工作。

2023年2月10日,他首次踏上入疆支教之路,半年的时间里,他以满腔热情投身于阿克陶县技工学校的思政课教育工作。2024年8月19日,他再次启程,开始了为期一年半的第二次入疆支教之旅。两次支教,他始终坚守在思政教育的第一线,用行动诠释着技工教育工作者的初心和使命,续写着江西教育人的支教故事。在阿克陶县技工学校,段武安不仅传授知识,更注重培养学生的思想政治素质。他深知,思政课是落实立德树人的重点课程,是体现教育本质与价值的关键场所。因此,他努力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通过丰富的教学活动和实践基地建设,增强学生的体验与感悟,提升学生的综合素养,培养“德技并修”的技能人才。在州人社局的政策引领及技工学校的大力支持下,他和团队成员正在筹建思政名师工作室。他积极推进红色文化育人品牌建设,通过全方位、多角度、广覆盖的红色文化进校园活动,丰富红色文化育人体系,培养红色传人。在他的努力下,红色主题教育进校园,智慧校园建设等教育援疆项目得以顺利推进,进一步改善了教育教学环境。课余时间,他和团队成员去拜访党徽大叔阿布都加帕及阿克陶土陶手工匠人奥布力塔力普,将阿克陶本地的红色元素融入到思政教学中去。援疆要变“输血”为“造血”,教育领域也是一样,故,提升专业素质过硬的师资队伍,最为关键。因此,段武安所在的入疆支教团体,通过结对子,与阿克陶县技工学校开展对口帮扶,全面提升学校青年教师的教学能力及执教水平。在援疆团队的协同指导下,阿克陶职校杨海波、张月清两位老师在思政元素融入教学设计大赛中,通过校级、县级、州级层层选拔,脱颖而出,获得了参加自治区决赛机会。他在县技工学校担任思政课教师,但他的思政工作不仅限于课堂,更延伸到学校与当地的各个层面,为阿克陶县的技工教育和社会发展贡献力量。
“教育的本质是一棵树摇动另一棵树,一朵云推动另一朵云,一个灵魂唤醒另一个灵魂。”段武安,这位技工教育援疆的践行者,只是江西省援疆教师的一个缩影。在阿克陶县技工学校,他以思政课教育为载体,传递知识、启迪智慧、浸润心灵。悠悠明月,美丽新疆;心中有绿,脚下留青。段武安的故事,是援疆路上的一段佳话,更是教育者坚守与奉献的生动写照。